發表文章

勒索病毒真實案例解析:老舊防火牆與盜版軟體,讓企業付出沉重代價

圖片
 在資安領域,我們常常提醒企業「資安不是設備買了就好」,但很多時候,真正的教訓往往來自於身邊的真實案例。以下分享的一個中小企業故事,也許能讓你更深刻理解: ❌ 老舊設備、盜版軟體與缺乏更新,可能讓企業付出昂貴的代價。 ✅ 持續防護、正版化與進階偵測工具,才能真正降低風險。 案例背景:老舊防火牆與盜版軟體的隱憂 這間中小企業長年使用國產品牌防火牆,但設備已經十多年未更新韌體或安全性補丁。 同時,公司內部仍使用部分盜版軟體,因為沒有官方支援與更新管道,早已成為資安的「漏洞入口」。 駭客團隊在滲透後,並沒有立即發動攻擊,而是 長期潛伏於內部網路 ,蒐集資訊、觀察流量,直到找到最合適的時機。 最終,攻擊者鎖住了所有關鍵檔案,並要求支付數十萬贖金。 由於企業沒有妥善備份,只能妥協支付,才換回檔案的解密金鑰。 事後檢討與防護升級 事件解決後,企業才深刻體會到:光有防火牆並不等於安全。於是,他們開始尋求新的解決方案,我們也協助進行整體檢視與升級。 1. 導入 EDR(端點偵測與回應) EDR 讓企業能即時監控端點的異常行為: 攔截惡意程式企圖加密檔案的行為 自動隔離中毒的電腦,防止橫向擴散 提供事件分析,幫助追查攻擊來源 2. 淘汰盜版軟體,全面轉向正版 正版軟體雖然需要授權費用,但能定期獲得官方更新與安全性修補,避免讓駭客有機可乘。 3. 建立定期更新與維運流程 防火牆、伺服器與端點電腦的 補丁更新 納入例行維運,確保安全性永遠不是「靜止的」。 成果與觀察 幾個月後,企業內部的狀況有了顯著改善: 攻擊事件下降 :EDR 已經阻擋數起攻擊企圖,但都沒有造成實際損害。 內部意識提升 :管理階層開始願意投入資安預算,視其為營運的一部分。 業務持續穩定 :自從改善後,沒有再發生業務中斷的事件。 關鍵啟示 這個案例給我們三個重要提醒: 有防火牆 ≠ 絕對安全 如果不更新韌體、不打補丁,防火牆就等於「過時的鎧甲」。 盜版軟體是企業的最大破口 省下的授權費,可能遠遠不及事件發生後的損失。 資安投資比事後付贖金划算 事前防護的花費,通常不到事件損失的三分之一。 結語 這不是少數案例,而是很多企業可能面臨的真實狀況。資安不是一次性的專案,而是 長期經營 : ...

企業資安防護不能只升級 Windows!

圖片
 第三方應用程式與駭客攻擊的隱藏風險 一、為什麼只升級 Windows / Office 不夠? 駭客手法多元 :釣魚信附帶的 PDF、惡意網站的 JS 外掛,往往利用 第三方軟體漏洞 。 系統更新≠全域更新 :Windows 補丁只管作業系統核心,卻不會修復 Adobe Reader、Chrome、VPN 客戶端這些應用程式。 實務案例 :不少企業因未更新瀏覽器外掛,被駭客架設隱形挖礦程式,直到電腦變慢才發現。 二、駭客最常攻擊的應用程式類型 瀏覽器及外掛 :Chrome、Edge、老舊 IE、Flash、Java。 PDF / Office Viewer :Adobe Reader、第三方 Office 開啟工具。 VPN / 遠端桌面軟體 :未更新的 VPN 客戶端、TeamViewer。 企業常用應用 :ERP、HR 系統、財務報表工具,如果未更新,容易成為入侵入口。 三、企業應如何加強防護? 集中化更新管理 使用 WSUS / Intune / MDM 等集中化工具,不只推 Windows 更新,也納入第三方應用更新。 搭配 Patch Management 軟體 (如 ManageEngine、PDQ Deploy)。 最小化安裝軟體 員工電腦避免安裝無謂的免費軟體或工具列,減少暴露面。 定期資安檢測 使用弱點掃描工具(如 Nessus、OpenVAS)檢查系統與應用程式漏洞。 多層次防禦 防火牆+IPS/IDS 過濾惡意流量。 EDR(端點偵測)即時監控異常行為。 四、結論 企業防駭不能只靠「升級 Windows」,還需要 全面更新所有應用程式 ,並透過集中化管理與弱點掃描,確保每個端點不成為破口。

員工日常電腦安全行為守則:企業最常忽略的 5 個習慣

圖片
  在資訊安全的防護中,企業常投資在防火牆、防毒軟體、伺服器加固,但實際上,最容易成為漏洞的往往不是設備,而是「人」。 員工日常電腦使用中的小習慣,經常是駭客攻擊的最佳切入點。 政府或廣告宣導常告訴大家「不要亂點連結」「不要下載不明檔案」,但這些提醒過於籠統,真正能落實到企業內部的,應該是 具體可執行的行為準則 。 以下整理出 企業最常忽略的 5 個細節 ,幫助中小企業與大型組織有效降低人為風險。 1. 不只是「不要亂點」,而是「如何判斷能不能點」 在商務往來中,郵件附件與連結幾乎是不可避免的。 關鍵不在於禁止點擊,而在於學會判斷: 檢查寄件人信箱 :是否為熟悉的網域?是否拼字有異? 滑鼠移到連結上 :先看實際 URL 是否為可疑或拼錯字的品牌網址。 附件處理方式 :先下載並用公司防毒或 EDR 掃描,再決定是否開啟。 2. 電腦閒置時必須鎖定 午休、會議或短暫離開座位時,若沒有鎖定電腦,任何人都可能在幾分鐘內取走文件或郵件內容。 快速鎖定快捷鍵 : Windows → Win + L macOS → Control + Command + Q IT 部門建議 :統一設定「自動鎖屏 5 分鐘」,避免人為疏忽。 3. 密碼管理不是 Excel 或便利貼 複雜密碼政策若缺乏配套,員工往往會將密碼存在 Excel,甚至寫在紙條上貼在螢幕旁。這等於直接將大門敞開。 解決方案 :推廣使用密碼管理工具(如 1Password、Bitwarden、LastPass)。 企業作法 :公司可提供授權帳號,統一安全管理。 4. 更新不只限於 Windows / Office 許多攻擊並非來自系統漏洞,而是來自第三方應用程式: 常見目標 → Zoom、Teams、瀏覽器外掛、PDF Reader。 員工習慣 → 不要長期點「稍後再說」。 IT 策略 → 部署集中管理或自動更新機制,確保漏洞及時修補。 5. USB 與外接設備的風險 許多中小企業仍習慣用 USB 傳輸檔案,但這正是惡意程式潛伏的管道。 原則 :未經授權的外接裝置不得隨意使用。 技術方法 :利用 EDR / MDM 工具限制 USB 權限。 教育提醒 :強調「只是傳檔案」...

Wi-Fi 部署實務:如何設定多 SSID 分流(員工 vs 客戶 Wi-Fi)

圖片
  在多數中小企業或辦公室環境裡,Wi-Fi 不只是「上網工具」,還必須承載員工內部作業、雲端服務,甚至客戶臨時使用需求。如果沒有做好網路分流,很容易導致以下問題: 員工網路被拖慢 :客戶連上 Wi-Fi 後大量使用影片、下載檔案,影響工作效率。 資安風險升高 :客戶裝置可能帶有惡意程式,若與員工內部網路在同一區,容易成為入侵管道。 管理困難 :所有人用同一個 SSID(Wi-Fi 名稱),流量來源與問題點難以追蹤。 解決方式,就是 設定多 SSID 分流 。 什麼是多 SSID 分流? 簡單來說,就是在同一組 Wi-Fi 設備上,建立多個「不同的 Wi-Fi 名稱(SSID)」並分別指派用途,例如: Staff-WiFi (內部專用) → 連線到內部伺服器、NAS、印表機 Guest-WiFi (訪客專用) → 僅能上網,禁止存取內部資源 這樣就能在 同一台無線 AP 上,做到「一個硬體,兩個網路環境」。 如何設定多 SSID 分流? 大部分中高階無線基地台(Access Point,AP)或中小企業路由器都支援此功能,設定步驟通常如下: 進入無線控制介面 找到「SSID / 無線網路」設定區。 新增多組 SSID 建立 Staff-WiFi → 設定 WPA2/WPA3 密碼,限定員工使用。 建立 Guest-WiFi → 可以用簡單密碼,甚至每日更換。 VLAN 分流(進階) 將不同 SSID 分配到不同的 VLAN(虛擬區域網路)。 Staff VLAN → 能存取伺服器、NAS。 Guest VLAN → 僅能上網,不可連內部系統。 頻寬管理(可選) 限制 Guest Wi-Fi 每人最大速度,避免客戶壓縮到員工使用的流量。 多 SSID 的好處 資安提升 :避免訪客電腦存取內部資料。 效能穩定 :確保工作網路不被影響。 管理方便 :能快速追蹤是哪個網段出現問題。 專業建議 雖然多數企業級 AP、甚至部分家用高階 Wi-Fi 路由器都能設定多 SSID,但若牽涉 VLAN 分流、網路安全策略、流量監控 ,仍建議由專業 IT 或 SI 廠商規劃,才能真正落實安全與穩定。 ?...

家用 Wi-Fi 撐得住嗎?中小企業常見誤區與升級指南

圖片
在台灣,許多中小企業為了省預算,往往會直接購買高階「家用 Wi-Fi 分享器」,當成公司主要的無線網路設備。剛開始可能還勉強夠用,但隨著員工人數增加、系統上雲、客戶需求變多,網路就開始頻繁出現 斷線、延遲、速度掉下來 的狀況。這時候,問題已經不是「訊號強不強」而是 「你用的設備根本不適合企業環境」 。 為什麼中小企業常選家用 Wi-Fi? 容易買 :3C 賣場隨便一台就能用 價格便宜 :覺得只要能上網就好 誤解需求 :認為「訊號滿格」=「穩定快速」 缺乏 IT 專責人員 :公司內部沒有人能專業評估 家用 Wi-Fi 與企業級 Wi-Fi 差在哪裡? 功能 家用 Wi-Fi (高階路由器) 企業級 Wi-Fi (AP / Controller) 穩定性 設計給 10~20 人使用 可同時支援數十~數百人 管理性 單一台設備,難以控管流量 集中管理,多台 AP 協同運作 安全性 基本 WPA2/3 加密 可整合 VLAN、防火牆、RADIUS 認證 延展性 加一台就亂掉,漫遊不順 模組化擴充,多據點統一管理 成本效益 便宜但壽命短、常壞 初期貴,但長期穩定、維護少 👉 簡單說:家用 Wi-Fi 適合小家庭或 5 人內團隊,但只要規模一擴大,就會出現各種問題。 如何判斷你的 Wi-Fi 是否「不夠用」? 員工超過 20 人 ,Wi-Fi 常掉線、速度變慢 客戶或訪客來公司 ,必須用同一組 Wi-Fi,存在資安風險 公司內部有 NAS、ERP、雲端應用 ,傳輸效率低落 多部門同時上網 ,流量互相干擾,缺乏 VLAN 隔離 IT 或老闆自己 一天要重開機好幾次 ,救火變日常 如果以上中了一項,代表你該考慮升級;如果中三項以上,那就一定要換企業級 Wi-Fi 了。 什麼時候該升級企業級 Wi-Fi? 公司人數持續成長 開始有 遠端辦公 或 多據點 客戶或產業對資安有規範要求 網路不穩已經影響員工工作效率 經常需要外部顧問救火,隱性成本比設備還高 結論:投資專業 Wi-Fi,避免隱性成本 家用 Wi-Fi 雖然便宜,但當企業規模成長,這樣的選擇往往會成為 效率黑洞 。與其常常斷線、浪費人力維護,不如一開始就建立 可擴充、安全、穩定的企業 Wi-Fi 架...

數位化轉型:中小企業與大企業的必經之路

圖片
在全球產業快速變動的時代, 數位化轉型(Digital Transformation, DX) 已經不再只是口號,而是企業能否持續競爭與生存的關鍵。無論是大企業,還是正在努力成長的中小企業,都必須面對這個議題。 為什麼數位化轉型是必然? 市場環境改變 消費者習慣全面數位化(線上購物、行動支付、社群互動)。 若企業無法跟上,將直接失去客戶群。 技術推動 雲端運算、人工智慧(AI)、大數據、5G、物聯網(IoT)已是主流。 這些技術已經不再是「選項」,而是運營效率與競爭力的核心。 資安挑戰 數位化帶來便利,同時也擴大了攻擊面。 勒索病毒、釣魚郵件、系統漏洞等威脅日益嚴重,沒有資安保護的數位化形同空殼。 大企業與中小企業的差異 大企業 有專屬的 IT 部門與 SI(系統整合商)。 轉型規模龐大,牽涉 ERP、CRM、跨國據點協作與高階資安方案。 中小企業 常見困境:人力不足、預算有限,但仍需要轉型以提升效率與競爭力。 常見需求:雲端服務導入、文件數位化、電子商務平台、基本資安(防火牆、EDR、備份)。 好處:規模較小,導入轉型方案時 靈活度更高 ,往往能比大企業更快落實數位化。 數位化轉型的四大要素 雲端應用 :降低硬體投資,提升協作彈性。 數據應用 :利用數據分析做更快、更準的決策。 自動化與 AI :減少人工作業錯誤,提升效率。 資安與基礎建設 :沒有安全,就沒有數位化的未來。防火牆、EDR、備份方案都是基礎中的基礎。 啟浩科技能如何協助? 啟浩科技深知不同規模的企業在數位化轉型中面臨的痛點。我們能協助: 規劃與建置 企業級網路架構 (Wi-Fi、Switch、Firewall)。 導入 資安防護 (EDR、UTM、防火牆整合)。 提供 雲端與備份解決方案 ,保障營運不中斷。 針對 中小企業需求 ,規劃「合乎預算」的數位化路徑,兼顧安全與成長。 數位化轉型不是「可做可不做」,而是 必經之路 。 現在開始規劃,就能在未來市場競爭中保持領先。

中小企業 IT 問題,自己能排除 VS 該找專業的時機

圖片
在許多中小企業中,IT 部門往往只有 1 個人,甚至是「兼任」,很多時候遇到網路或電腦問題,員工就會自己 Google 解決。但 IT 問題五花八門,有些狀況其實可以自己排除,有些卻需要專業廠商來處理,否則可能導致更大的損失。 本文整理了幾個常見的 IT 問題,幫助中小企業快速判斷: 哪些能自行處理?哪些該立刻找專業? ✅ 自行排除的常見 IT 問題 這些狀況大多屬於「單一設備的小問題」,透過基本檢查就能解決: Wi-Fi 上不了網 檢查是否輸入錯誤密碼 嘗試重新開關 Wi-Fi 或重開分享器 若僅限單一員工遇到,多半是電腦或手機設定問題 電腦變慢 / 卡頓 清理桌面與暫存檔 檢查是否同時開啟太多程式 更新作業系統與防毒軟體 印表機連不上 重新連線 Wi-Fi 或檢查 USB 線 驅動程式更新 嘗試更換其他電腦測試 這些情況下,自己先排查可以節省時間,不必馬上找外包或廠商。 ⚠️ 該找專業的 IT 問題 以下狀況若處理不當,可能會造成業務停擺或資料遺失,建議立即找專業 IT 顧問或 SI 協助: 勒索病毒 / 中毒跡象 檔案被加密、電腦彈出陌生訊息 若繼續使用,可能導致整個公司資料外洩或被鎖死 → 這時候需要專業人員用 EDR / 防毒 / 備份還原 來處理 內網或伺服器異常 多台電腦同時斷線、ERP 或 NAS 連不上 表示可能是網路設備或伺服器層級的問題 → 超出一般員工能處理的範疇,建議馬上找廠商 資料遺失 誤刪或硬碟故障 自行嘗試復原可能造成二次損壞 → 專業廠商可用資料救援與備份規劃避免再次發生 資安合規或客戶要求 越來越多大企業、政府專案會要求供應商符合資安規範(如備份、防火牆、EDR) 若要接觸這類案子,幾乎必須有專業 SI 協助 🎯 給中小企業的建議 先建立基本 IT 健康檢查清單 (如 Wi-Fi、備份、更新) 有疑慮的狀況不要硬撐 ,因為一次嚴重的資安事故,可能讓公司癱瘓數天 外包 / 專業顧問 不只是「修問題」,還能事先規劃,避免問題反覆發生 📌 結語 中小企業要靈活運作,靠「自己排除」能省下部分時間,但真...